三明一中信通组江秋云老师教与学改革研究心得

2021-07-01

------论高中新课标下Python课程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计算思维作为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一,现在已经全面走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之中,这也是全球关注的教育理念。计算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信息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处理知识、筛选知识、钻研知识的能力。

  一、Python语言

作为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Python具有非常丰富的库和优良的拓展性,在平台上也能够进行移植。这种语法简洁、清晰的计算机语言已经走进高中的课本之中。相比别的计算机语言,Python上手快、学习难度低,对初学者进行计算机语言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利用Python语言,将精力用在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语言语法的学习。第二大特点就是这类语言是免费开放的,是开源的,使用者能够随意地拷贝软件,阅读源代码,这对高中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是有帮助的。在源代码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将其运用在新的软件之中。第三大特点是库丰富。标准的库内容之外,Python语言还有其他高质量的库。对比VB语言和C语言,Python语言的基础性、简单性、丰富性、开源性等非常适合作为计算机语言的启蒙展开教学,高中阶段学习Python语言具有可行性和自身价值。  

二、Python程序设计的计算思维的培养

Python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富含计算思维的思想内容。当前高中生在面临升学、就业时,运用到计算机的领域非常多,具备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未来生活、学习之中掌握一片天地。教师在进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时,挖掘其中蕴含的计算思维理念,并将其融入其中,将程序设计知识以更加崭新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知识,并理解计算思维的理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计算思维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计算机语言、学习程序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Python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考虑如何将问题进行分解、简化,将大问题分解为子问题,这样便于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计算思维很大程度上与此类似,也是通过简约、分离、嵌入、启发等形式,将大型问题简约化,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降低难度,从而寻找到更好的途径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需要学生更好地从理论知识为切入点,将分层思维融入其中,学生在面对程序设计的理论和计算时,可重点思考如何分解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运用专业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闪烁着自己的光芒。信息技术作为高中必修学科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高度重视本学科核心素养——计算思维的培养。计算思维逻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系统运行的逻辑,应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的问题,并将其运用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之中,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文字:江秋云

编辑:蔡荣俊

初审:陈逢身

复审:方瑞华


阅读3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