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中信通组陈艳晶老师教与学改革研究心得

2021-07-01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课程文化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以来,新一轮的教改活动在三明一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实践探索中,课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课堂教学情境化、生活化、民主化,引导学生的学习逐渐自主化、探究化、合作化。我深深地感受到教与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幸福感增加学生学习的获得感。现结合教学实际,说一说我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认识及体会。

一方面,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师生关系实际上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教学的天平总是向教师端倾斜。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与学改革后,要求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即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快速完成角色转换,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成为爱的守望者和未来的创造者,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双边关系。

另一方面,调整教学策略,活用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更新要贯彻落实到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上,就是要转变传统单一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变课堂中心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变教师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模式,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团结合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在着眼全体的同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开放型问题、提供多样性素材、布置分层次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与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积极实践,阶段性反思总结,长期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把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

文字:陈艳晶

编辑:蔡荣俊

初审:陈逢身

复审:方瑞华


阅读3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