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到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传统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以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出发点,及时深刻地总结、研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我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以素质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地理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现代教师要共同面对这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教师本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课程改革作为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把课改研究最为丰富自己的土壤,把教学实践作为检验自己的课堂,把教学反思作为终身学习的习惯,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在坚持实践中学习,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总结.重组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借鉴他人的知识与经验,以不断适应课程改革新的变革。
文字:蔡荣俊
编辑:蔡荣俊
初审:陈逢身
复审:方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