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检验新课标新教材落实成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三明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于2023年11月22-23日,开展了主题为“聚焦课程减负提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双新”课例展示暨市级教学开放活动。
2023年11月23日,我校高中地理组教师傅昔昌和肖微两位教师,凭借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呈现了一节高三一轮复习课和一节精彩的高二新课。我校高级教师、地理教研组长魏国文老师,以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教研本领,为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场内涵深刻的专题讲座。特别邀请三明教育学院高中地理教研员陈德融老师与会指导,三元区和尤溪县共20位高中地理教师参加。
在课例展示环节,两位老师紧扣新课标,活用教材,注重提升学生综合思维,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与优化,构建符合“双新”理念的高效课堂。
傅昔昌老师开设题为《农业区位因素——以新疆海鲜为例》的高三一轮复习课。首先,通过预习农业区位相关知识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基本了解,为本节课的深入思考奠定良好基础。接着,结合日本排放核污水这一热点事件,引出近期引发群众热议的新疆海鲜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论分析新疆为什么能发展海鲜养殖业?会遇到什么问题?又该怎么解决问题?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紧紧围绕农业区位因素,帮助学生在解题中理解清、掌握实、运用好知识。
肖微老师开设的高二新课,主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以玉门市为例》。课堂开始,肖老师以一曲笛音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思绪带入课堂,以视频展现玉门市的发展历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切入课题。课堂由玉门市石油产业的兴与衰,分别引出“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础上,探索转型之路,学习地理知识。接着,由玉门市石油产业的衰落,引发关于转型之路的思考。通过展示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归纳玉门市的一系列转型举措,总结玉门市在新能源之城的基础上同步进行多元发展的转型历程。并结合区位因素,剖析原因,进行可行性分析。帮助学生在环环形扣的问题中,不断进行思想碰撞,切实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课例展示结束后,在魏国文老师的组织下,与会老师各抒己见,对两位授课教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雷文国老师用“用活教材、盘活思维、学活知识”来赞扬傅昔昌老师的课。黄天伟老师用这样三句话来评价肖微老师的课: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当然,各位评课教师也直言不讳,指出不足之处,并就改进措施展开交流,使课程质量更上一层楼。
最后,教研员陈德融老师对课例提出了中肯的点评。陈老师指出,两位教师都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引,吃透了教材,用活了教材,让情境式问题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陈老师也指明了几点问题,一是要注意所取素材的权威性,尤其在面向高三学生时,素材更要有典型性;二是课堂讨论要有必要的组织形式,不可过于随意、流于形式。陈老师的点评醍醐灌顶,使与会教师豁然开朗。
11月23日下午,魏国文老师以《基于备、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地理深度教研》为题,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魏老师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现状出发,因时因势制宜,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提出要以高效的课堂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抓手,进行基于备、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地理深度教研。同时,魏老师从目标达成度,学生满意度,对贡献度,辐射度这“四度”详细阐释了如何从规范教研,有效教研走向深度教研。所讲内容深入浅出、内涵深刻,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又非常切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为我们广大地理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研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本次课例展示暨教学开放周活动为教师们的学习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提供了互观互学、携手共进的好机会。对于今后研透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加快我市教改的步伐,提升全市地理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图文:赖静瑜、刘海龙
编辑:闫仪慧
初审:余根梅
复审:魏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