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雁飞边,行色匆匆下学年。在科组全体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着。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收获、几分感慨。回顾一学期,亦是花开半夏琉璃殇,雪落倾城梦未凉……
一、理论学习,促教师素质提升
全组历史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的教研活动,依托市区教学教研平台,更新教学理念,促进素质提升。
同时,校内教研也多次开展主题讲座,分享、探讨教学方法与策略。
二、教研活动,促教学能力提高
1.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提升自身能力
组内老师以比赛为平台,在各种竞赛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
黄林珍老师在三元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大赛中荣获区二等奖。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区级手绘竞赛中,夏婷老师、邱旅雄老师、黄林珍老师指导学生获得区级一等奖,吴桐老师指导学生获得区级二等奖。
在三明一中首届新课程新教材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黄林珍老师荣获一等奖,吴桐老师、邱旅雄老师荣获二等奖,夏婷老师荣获三等奖。
2.立足课堂,提升课堂实效
吴桐老师在“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市级教学开放周中开设题为《宋代经济的发展》的市级公开课,带我们领略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开放。
除此之外,为了使我们的教研更具实效性,组内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相互探讨已成为常态化工作。
三、开设校本,增强历史趣味性
本学期,吴桐老师开设校本课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从饮食文化的“多姿多彩”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邱旅雄老师开设校本课程《党史百年与红色三明》,和学生一同感知那段光荣革命的峥嵘岁月;黄林珍老师开设校本课程《趣味历史之如果国宝会说话》,带领学生感受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文物制造技艺的高超和神奇,从中受到“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热爱祖国、热爱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所困。在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过中,我们有沉甸甸的收获,也有很多的困惑和不足。进一步凝心聚力高效教研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提高常态课质量,进一步探索讲学评习一致性的高效课堂模式,跟课堂要效率,也是我们需要继续改进的方面。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在历史活动中来践行,将每一个活动扎实有效的序列化推进是我们下今后要实现的目标。
年年西风此时拜,岁岁风景人间在。历史组的老师们,将带着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课堂改革的实践中,以双减政策落地为契机,将历史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图文:历史组
初审:黄林珍
终审:郑为勤